要问什么比四月的柳絮更任性?义乌的天气定能拔得头筹!谷雨刚过,这座商贸之城仿佛开启了“雨季盲盒”。猝不及防的阵雨总让忘带伞的“天选打工人”措手不及。
但是面对狂风暴雨时,“双童人”却不会有这样的苦恼。在双童的厂区内,放置了超过300把流动伞,确保每一位员工都不会遭受雨淋。更令人称道的是,这些雨伞始终保持着整齐的阵列,无需专人管理便能在雨后全部归位。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早在2009年,“双童”就开始为员工准备在厂区使用的流动伞了。起初是因为“双童”董事长楼仲平注意到,下雨天总会有不少员工,因为忘记带伞而被困在厂房和食堂里,无法出行。这样不仅耽误行程、影响工作进度,冒雨而行还可能对健康不利。为此,楼仲平让后勤部门定制了第一批流动雨伞,在一、二期厂房和宿舍楼下投入使用。现在,“双童”在行政楼、生产车间大厅、餐厅、宿舍等人流量较大的6个点位投放了多个伞架,共300多把雨伞,确保在厂区任何位置都能就近找到点位进行使用,最大化地解决员工雨天出行难的窘境,让员工的工作和生活更有尊严。流动雨伞本质上是“双童”切身考虑员工需求后应运而生的产物之一。
当共享经济在城市里频频遭遇"伞去不归"的尴尬局面时,双童的流动伞自推出以来却始终保持良好状态,整齐如新。实际上,“双童”并未在借还机制和整齐摆放方面投入过多精力。这一切完全得益于企业内部独特的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对员工心性的影响是直观且深远的,“文化文化,文以化之”,组织文化的最终效用在于一个“化”字,也就是在于让正确的文化理念成为员工个人内心深处的“信念”,并自觉地去执行贯彻。双童百米文化长廊内容节选
《文化是双童核心竞争力》
举个例子: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地,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的笔迹。而在一个干净的地方,人们不好意思扔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人们就会毫不犹豫地乱扔垃圾,丝毫不觉得羞愧。

一位“双童”员工在接受采访时曾说,他在老家时会有随地扔垃圾、吐痰的习惯。来了“双童”以后,虽然厂区环境十分干净整洁,但一开始还是会忍不住乱扔垃圾。可过了一段时间以后,看到大家都不会这么做,老员工也会善意引导,自己也不好意思再随地扔垃圾了。习惯是会传染的,个体意识依附于群体意识,当员工身处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组织当中,久而久之,自身的坏习惯也慢慢地消失,养成了好习惯。而假若文化不能改变你,你也只能因为不适应文化而离开企业。正如创始人楼仲平常说的一句话:“所谓的必然,是其背后无数次偶然之间的连接”。同样的,双童流动伞背后的管理也是“双童”组织文化孕育下必然发生的结果。可以说,在这种文化的潜移默化影响下,每一位“双童”员工都会自然而然地做出正确的选择。“双童”的组织文化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员工的方方面面,流动雨伞的投放也在引导员工培养爱护公物的意识并提升自身素养,倡导厂区爱心传递与诚信守诺的风气,让员工感受到“双童”大家庭的温暖,更好地构建和谐的组织氛围。
晴时有风阴有时雨,如果你也对“双童”充满好奇,渴望深入了解双童的企业文化并赋能团队共同成长,欢迎走进【双童文化研学班】,与上百位优秀的创业者一起学习!
现在,一把把流动雨伞也为
从全国各地来研学的创业者们撑起一方晴空!
与其走马观花,不如深度研学
双童研学班每月开放
新一期:5月24日
点击蓝字即可查看文章
●来自22个国家的28位国际博士走进 @双童!与@楼仲平 探讨中国现代化、绿色低碳和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