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管妞导读
4月16日,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浙江师范大学承办、义乌市外办协办的“新汉学博士学术研习营”在义乌举办,首站参访点就是双童。来自亚洲、欧洲、非洲22个国家的28名在国内顶尖高校就读的“新汉学计划”博士生通过实地参访,沉浸式感受中国式现代化与绿色低碳、共同富裕协同发展的创新实践!
为了使研习团成员对双童有更全面的了解,专业讲解员先带领大家详细参观走访了双童的各大特色站点。楼仲平老师则在参观结束后,和大家以你问我答的形式展开交流,与各位博士碰撞出精彩的思维火花!
新汉学计划是指教育部培养全球高端青年人才的交流项目。新汉学博士学术研习营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浙江师范大学承办、义乌外办协办,汇集国内顶尖高校就读“新汉学计划”的博士生参加,以“中国式现代化的浙江实践”为主题的研学活动。
01 | 沉浸式体验
双童的环保产品与花园式绿色工厂
Part 1. 中国吸管博物
在中国吸管博物馆,新汉学博士学术研习团在讲解员的引领下,深入了解了小小吸管背后的产业发展变迁,以及双童是如何推动吸管产业绿色发展的。
研习团被眼前各式各样、形态万千的吸管深深吸引
其中,讲解员还重点介绍了双童新推出的环保吸管——“PHA吸管”。该吸管是一款从天然油脂中提炼的产品,最大的特色在于既可以在家庭堆肥环境中降解,也能在海洋环境中完全分解。如果这种吸管意外进入自然环境或海洋中,大约60天内就会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
除了绿色制造产品的深耕,双童还有着独特的绿色工厂建设模式。基于长期主义的绿色发展理念,双童坚持推行“海绵城市建设”,并于2019年荣获义乌首家“国家级绿色工厂”。
01| 双童的节水降耗系统
02| 双童对土地资源的极致利用
在高效利用水资源的同时,双童对土地也做到了集约化的处理,不到40亩的厂区内,绿化面积高达约70%。所以在本次研学过程中,讲解员还向大家介绍了正在施工的新项目。为了进一步优化土地使用,并吸引更多年轻群体,双童文化长廊对面正紧锣密鼓地筹建一个融合咖啡区、休闲区与树屋区于一体休憩娱乐场所!
在互动交流之前,讲解员还带领大家打卡了双童屋顶5000㎡的空中生态园。这里一直是双童员工们最钟爱的休憩场所,也是双童被称为充满中国式管理特色的花园式工厂的重要原因之一。
02 | 沉浸式感受
中国现代化与共同富裕的协同发展
在双童众创空间,新汉学学术博士研习团成员被“员工自主经营”的创新模式吸引。当了解到短短6年已孵化16个创业体,26个经营体时,一位博士生追问:“传统制造业如何突破边界实现共同富裕?”
当员工从“要我做”到“我要做”转变后,“人是有无限可能的”!目前,双童已经有40多位员工在双童创业共享平台实现了创业梦想,双童的文创、研学、文化教育等板块遍地开花,同时还反哺了主业经营,真正做到了员工和企业的共同富裕!
03 | 跨越文化的对话
与创始人楼仲平共探中国制造韧性
在正式交流前,创始人楼仲平先介绍了自己47年的持续成长历程,从最初为了生存跟随父亲“鸡毛换糖”、草根创业,到后来接触互联网、到高校进修、成为阿里宣讲团成员、走出去看世界、接受多元文化学习,最终登上各大高校讲台成为“草根教授”。深刻地向新汉学博士学术研习团成员们展示了知识的力量和持续学习的重要性!
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楼老师与大家深入探讨了多个重要议题。从“当代年轻人如何破解选择焦虑?”,再到“中国制造业的产业链优势及全球化布局”,接着到“可持续发展与知识驱动的企业转型”和“行知合一与现代认知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式现代化与共同富裕及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最后,聚焦于“国家发展的底层逻辑和制度在浙江模式中扮演的角色”!
教育的本质在于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场持续一小时的思维激荡,不仅让新汉学博士学术研习团的成员们触摸到中国经济的真实脉动,更通过"一根吸管的故事",向世界传递了中国制造业坚守与突破并行的创新智慧。
当正式交流环节结束后,新汉学博士学术研习团依然意犹未尽,心中充满了对更多见解的渴望。他们围绕着楼老师,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地追问,试图从他的智慧宝库中汲取更多的知识与灵感。
邀请他为书签名
当然,如果你正在计划组织企业商协会活动,欢迎考虑单独组团来“双童”,我们还可以个性化定制游学哦~
扫码报名双童研学